黃昏|淡水 META DESIGN 光的廠房

Meta Design in Tamsui Factory of Light

撰文:HDG
攝影:阿頭
產品照片提供:Meta Design

「看到太陽的光線,總讓設計燈具的我覺得很渺小。」

——Meta Design 鄭遠揚

一個炎熱的午後和家宏、攝影阿頭約在淡水,開車前往 Meta Design,沿途的路越來越陌生,蜿蜒駛上一個小坡,進入由幾家工廠組成的區域,往裡開直到沒有路了,Meta Design 佇立在我們面前,儼然是一間高大的廠房。對外的大門敞開著,從外頭就可以望見門邊有成堆的木棧板、成品、展台,廠房的另一側朝向海邊,因為陽光太強只能看到海岸與天空淡淡交接的一條線。下午兩點,Meta Design 的品牌總監鄭遠揚已經在門口迎接我們,我心想這名字取的真好。遠揚,似乎生命中注定要啟程,開創一條自己的航線,像奧德賽,穿越風雨再歸來。

光線總是讓平凡變得美麗,Meta 的燈造型簡練,不多不少,非常耐看。遠揚看到一陣子不見的家宏,首先和我們聊起和家宏合作《Smile》的例子。「第一次看到這盞燈時,就覺得設計的人真聰明。簡潔卻很有力量,令人會心一笑」。

燈具外型像是一座小山,由三層不同尺寸的錐形木圈組成,可任意調整燈罩的角度,將光源轉向,投至自己想要的位置,改變環境的氛圍。

發展一項產品時,遠揚通常會先有一個畫面,像個電影導演般,想到這盞燈該放在什麼類型的空間、誰來使用。對於燈具的擺放點他充滿確信。最近他正努力的將 Smile 燈推薦給高雄一家旅店,親自帶著一車產品到現場試給業主看好燈具所帶來的效果。當被問到都怎麼挑選作品,他想了想答道:「其實我覺得我在選人,不是選作品呢!」作品如其人,如同他形容家宏與他的燈:「別看他安安靜靜的,非常的聰明!」一旁家宏靦腆地微笑回應。

回顧品牌的起點,實在充滿波折,十多年前代工製造產業開始沒落,爸媽的事業遇到了瓶頸,遠揚清楚父母一路建立起家業的辛苦過程,2004 年他回到父母親的照明公司,希望能在家人建立起的厚實基礎上調整公司的體質,「我像是拖著一頭大牛往他不想去的地方走。」遠揚形容當時的情況。自 2008 年開始醞釀品牌,2011 年 Meta Design 才正式對外曝光。公司開始經常參加展覽、與外界接軌,同時也實驗著新的技術。

當時的社會環保意識上揚,LED 成為新興光源,他認為若要運用 LED,燈具造型也應變得更輕薄、簡練才對。遠揚自己鑽研木工,不斷的嘗試,歷時三年終於設計出一號作品《Uncle L》。《Uncle L》為品牌創造了曲線,拋物線的燈體將光源置於被照物的上方,勾勒出他的基礎造型。跳脫一般燈具的結構設計,改以簡約造型與曲木薄片乘載輕薄的 LED 光源。內藏式的觸摸開關更讓這盞燈顯得輕鬆自得,似乎隨時等待著主人開啟,點亮一方思考的光暈。也因為《Uncle L》,遠揚了解了尺度的意義,每件家具的尺寸都和環境有所關連,該被細膩安排。

有時他會想著那些受完木工訓練的人都到哪了,除了做裝潢、教學,有沒有其他的選擇?多年前以工藝家具著稱的丹麥細木作工房 PP Møbler 由公司老闆帶著首席工匠來台參展,當時工匠現場示範、介紹作品的畫面令遠揚記憶猶新。「我意識到工匠本該是個令人驕傲的工作,而台灣也可以提供這樣的環境才對。」生產和品牌的相結合,將可以為一個自信的工作立下基礎。期待新品牌成為設計師的舞台,尋找更多像家宏這樣的人。從小因為看著爸媽工作、熟悉生產流程,讓他有能力讓人、設備、技術皆到位,實踐設計者的想法。

META DESIGN

Tel:02-2626-8497

最新文章

Vol. 6《送蜂家到雪見》

編輯的話 《木活》,木作活兒之意,是一本連結「森林、木工與生活軸線」的雜誌。讀者會驚訝發現,原來生活中的木作這麼豐富具有

Read More »